《孙子兵法》中隐藏的秘密(上)


《孙子兵法》原著可能远不止十三章,现存版本明显被大量阉割,其中有一些术语是《易经》和《奇门遁甲》中的专用语,出现之后就再没有更深入的解释,很多原则性的方略提出来之后也没有更详细的解析。因此我们今天学《孙子兵法》只是一知半解。

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始计第一》这段话作为整部兵法的开篇,无疑是首先强调军事离不开“道”的基本规律,而且“道”对军事的影响力排在第一位,第二位是天,第三位是地,最后才轮到人,也就是“将”和“法”。对道、天、地、人的概念以及彼此关系首次进行剖析的就是群经之首《易经》。

孙武进而解释“道”,是使得从民众到国君意愿统一,意志一致。在《易经》中,民众是《坤为地》卦,国君是《乾为天》卦。如果符合道的规律,就要符合易经中《地天泰》卦的基本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军事。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意思是:天是阴阳消长的规律,寒暑交替的规律,四季更迭的规律。“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这段里面比较难以理解的就是“死生也”。“死”是奇门遁甲中的专业术语,死门五行为阴土,《坤为地》卦;“生”是奇门遁甲中的专业术语,生门五行为阳土,《艮为山》卦。

此处所提到的“死生之地”在兵法其他章节中也有提到。例如“前死后生”,但并未给予详细讲解。对这段话我的理解是尚未开战,预测和计算的因素越多,胜率越高,反之,胜率越低。这无疑是在强调预测和计算对战争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

那么预测和计算什么呢?就是刚才说的“道、天、地、将、法”。这里面有一整套逻辑,包含时间、地理、人事各个层面的因素。兵法后面也有一部分是进行分解阐述的。在《奇门遁甲》中,这五大方面的因素被分解为天盘时间四柱、地盘九宫、八神、九星、八门、十天干等几十种具体的参数,每个不同的时辰都有不同的局面。其中涉及到战时的参数,足以预测和计算出攻防态势、守方态势、战局变化、胜败几率等。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军形第四》如果经过预测和计算得到的结果是胜率太低,那么面对敌人的进攻就以防守为战略目的,反之就进攻。好的防守应该是藏匿于“九地”的位置,有效的进攻应该是在“九天”的位置进行作战,这样才能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取得最终胜利。

这段话中出现了两个《奇门遁甲》术语“九地”和“九天”,他们属于“八神”的其中两个。在兵法中我们无法找到对应的对这两个概念的具体解释以及具体的应用方法,但在奇门遁甲中,在某个特定的时辰,八神分别都有自己对应的位置。其中“九地”所在的位置在奇门理论的战争指导中,就是适合于埋伏或藏匿。“九天”所在的位置适合于进攻。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

《兵势第五》,要作战必须有规范和标准,使各个部分进行紧密的协调配合,同时还要用“奇”取得最终胜利。善于使用“奇”,就像天地间万物的变化一样无穷无尽,像江河湖海一样永不枯竭,像日月星辰的运行一样周而复始,永无止境,像四季更替一样万物生死交替,循环往复。

这里的“奇”,一般意义上是指令人难以预料的方法,出其不意的手段。但孙武为何还要用后面那么多的文字来注解呢?结合文字中的关键词,我们就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天地、江海、日月、四时都是自然现象,易经分别用乾、坤、兑、坎、离、巽、震、艮八个卦来表示最基本的自然现象,并用八卦相荡而生出的64卦,来表示天地间万物日月运转、四时更替过程中更为丰富的状态。

在《奇门遁甲》中又以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时间规律总结出不同的局面,其中时间因素决定奇门局面。而时间,又是十天干和12地支表示的。《奇门遁甲》又以甲子戊为统帅,为军事最高指挥官,负责坐镇指挥,运筹帷幄。以甲戌己、甲申庚、甲午辛、甲辰壬、甲寅癸为手下五部大将各司其职。

每个局面中的将帅位置各不相同,都按规范和标准形式,也可以比喻成我们常规理解的正规军,这就是所谓的“以正和”。但是另外还有乙、丙、丁三个天干,作为“三奇”是灵活机动的三个大将,出现在奇门局中特定的位置,与其他力量相互配合,起到出其不意、出奇制胜的作用。很多情况下,有三奇所在的地方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作用,这样对“奇”的安排在每个局面中都是不同的。而决定性因素是时间,也就是原文中所说的天地、日月、四时,这就是所谓的“以奇胜”。(文章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后续有下篇)

非特别注明的文章,一般属《易经学习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摘。

  • 分享:
评论
还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说点什么

    © 2003-2022 Zhouyi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2409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