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八卦与天文历法(上)
早先学习易经基础,就有提到先天八卦对应方位一说,一般以乾南坤北,离东坎西而定。而后天八卦则是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巽东南,乾西北,艮东北坤西南。
何为先天,元吉一直认为,先天是相对后天来说。拿人来说,出生前在母体内是为先天,出生后有了自我生养系统是为后天,这是一对阴阳相对的关系,也是随着事物的变化,会出现无数多的先天和后天关系。既然如此,对于诠释我们自然规律的八卦来说,自然的方位是属于后天范畴的地理位置,而先天则可追述到地球在天体运行的位置来探讨他的先天。地球和其他星体没有参照物的时候,在虚空中谁也不能规定哪里就是东西南北的方位,只有落到了地球平面中才可以依据固定坐标来论述方位之说。
古人探讨的天文历法,就是天体运行规律,研究天体行星与地球的关系,如何影响着世间万事万物。在地球上的人们就以天体中恒久不变的紫微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的北极星为坐标。
地球在自转的时候,北极星处于天球转动的轴上,相对地面上的观察者们处于静止不动。地球自转方向为右旋,也就是逆时针旋转。如果以人为中心,为静止的参照物,那么相对于地球而言,太阳就是顺时针运动。
一天中用八个位置标注太阳运动的轨迹。对于站在地球上方静止的人而言,当太阳与地球对照走到不同的位置上,我们就会感受到不同的明暗以及不同的温度。上图中左半部分由暗逐渐亮,是阳气上升的过程,我们把这四个位置都叫做阳,右半部分由量逐渐暗,是阴气上升的过程,我们把这四个位置都叫做阴,把阳爻和阴爻分别画在相应的位置上作为初爻。
一天中当太阳处在地球左下方的两个位置的时候,时间是凌晨阶段,虽然太阳在慢慢升起,但他还处在地球的背面的侧后方,对于上面的人所在位置而言,亮度和温度都不够高,所以是少阳阶段。这时在这两个位置的初爻上面分别加一个阴爻。为什么会在上面加呢?是因为地球上的事物都是由地而生,由下而上的自然规律而来。
当太阳到了左上方的两个位置,时间是上午阶段。光照逐渐很强,所以是老阳阶段,我们在初爻上面分别加一个阳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