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源于《孙子兵法·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这句话大致的意思是在两军开站之前,要像待嫁的处女一样安静,用来迷惑敌方。一但开打就像野兔一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获得战场的主动权,使敌方防不胜防,迅速瓦解。后来人们就总结出了这八个字:“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孙子兵法内涵易经哲理,这八个字中也暗藏易经中的阴阳动静之理。

静若处子:处子,是古时候未婚待嫁的成年女子。一般外在表现端庄、娴静。可是内心却充满了激动和期待。外面安静,内藏动机,不正是孙武兵法中要让士兵表面看上去安安静静,内却做好了迅速出击的准备。

动若脱兔:这里的脱兔而非平时的兔子。脱兔是刚刚脱离危险,迅速逃离的兔子。平时兔子就以矫健迅速闻名,这时刚刚脱逃的兔子更是加速逃离。脱兔外在表现迅疾,内心却想找快速找到安全场所,静静休息。

阳主动,阴主静。阴生于阳,阳生于阴。这八个字的比喻更是贴切。也佐证了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对阴阳动静理解透彻,并将其作为指导行兵打仗的重要原则。

非特别注明的文章,一般属《易经学习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摘。

  • 分享:
评论
还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说点什么

    © 2003-2022 Zhouyi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502409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