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卦理基础(一)卦象
本文视频版:《易经》卦理基础卦象视频篇
《易经》从卜卦的途径去学习,自有一套详细的实战方法,比如学习六爻占卜方法也是《易经》的卜算方法之一,那就要从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生克冲合刑害等方法入手。易学还有被今天世人划分到哲学体系来研究的,作为华夏文化的根源,易经确实包括了西方人认为的哲学思路,但这也只是认识天地宇宙大道的路径之一,而《易经》却是诠释宇宙运行规律的经典,早已经超越了西方人发明的哲学体系。
之所以华夏先祖能这么早的认识到了宇宙规律,是由于华夏先祖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归纳。当观察万事万物的时候发现,万事万物皆可联系,近到身边事物,远到宇宙星辰。怎么将他们能与我们联系起来,里面又有哪些内在关系?于是从“易者,象也”的类比开始。“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那么什么是“象”呢?简单理解就是“像”,从性别来说,人类可以大致划为“男人”和“女人”。男人是一群共同的相貌特征有别与女人身体相貌,因此,男人就是因为有“像”(相似)的体貌划为一类人;女人因为有相似的体貌划为一类人。
这两类人不但体貌上有相似的地方,品性上也有各自相似的样子。男人比较勇猛好斗,女人比较柔顺乖巧。这就将两者的“象”更深入的提升了。因为有了这样的品性的不同、身体生理的不同推广到社会层面,就可以将男人去耕种劳作,去狩猎养家;女人就在家哺育儿女,传宗接代。那么从男和女的“象”中我们就可以读到这样的结果:男人在外狩猎劳作,女人在家生育儿女。
“象”出现的时候并没有文字,怎么将他记录下来并传达里面的含义,所以就有了伏羲氏将天地万物归纳了八类符号,即“先天八卦”。“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就是读卦象的重要功能。
在总结自然界的时候,将八卦配以:天、地、水、火、山、风、雷、泽。在人事方面配以:父、母、长男、长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在身体方面又依据人体内外之别分别一一对应。万事万物皆可以推演,难以言尽。
应用的时候,我们就以用类比的方法来推演事物,比如当代表“父亲”的乾卦有问题的时候,这时候就要注意,子女中可能健康中有与乾卦对应的健康问题,乾卦对应到人体外部的时候是头、右腿,人体内部就是大肠、肺。这是易经八卦类象预测的思路。
有卦的时候还未立文字,期间只在特定的人群中以口耳相传。文字出现后,才开始试着写出一些记录。文字的出现不但将文明传承了下来,也将凶恶的机巧之心记录下来,所以仓颉造字的时候“惊天地泣鬼神”就是这个原因。
八卦传到了周文王的时候,担心后人不能完全理解卦象的深意,为了将先贤的思想传于后人,就写出了“卦辞”,传于周公写出了“爻辞”。再到后来,人们传说孔子写了“十翼”成就了《周易》这部经典。在十翼中有其中《说卦传》一篇就是在说卦象、卦义的篇幅,下篇元吉再与大家聊聊。